郭飞:外国语学院副教授,硕士,目前担任教工第一支部支部书记。热爱教学,曾获得校教学优秀奖一等奖,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及省级三等奖。曾获校级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等称号。
一个党员的初心
郭飞2004年7月参加工作,200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作为一名党员,他认为自己并未作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,只是带着初心努力完成本职工作而已。
他自工作以来,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工作,主动关心、爱护学生,关心身边人,为他们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。在2006年担任辅导员期间,班里有1名同学患病,因他刚参加工作,无积蓄,于是用工资担保向校财务借2000元赠与该生治病,事后,又组织同学上街为其募捐4000多元。2008年春天的一个傍晚,自己所教心理学专业的某同学因思念去世的双亲,打电话向他倾诉,他立刻来到南区,跟她面对面交谈,开导,鼓励她。后来,他格外关心她的生活与学习,向辅导员反映情况,并在她备考研究生期间提供了400元的物质帮助,意在让其买一件暖和的冬衣。2012年,他在校宣传部工作,得知记者团某同学父亲去世,妹妹高考后无法支付学费,主动借3000元给该同学助其度过难关。目前这些同学依旧跟他保持联系,他们懂得感恩,心态积极,工作顺利。除了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外,他还积极利用一己之力帮助身边人。一次偶尔机会,他认识了隔壁小区84岁老太太,她常独自骑车捡垃圾,后来,他对她格外关注,把废旧物品积攒起来,用车运去给她,经常号召自己班的同学上课时把饮料瓶、废旧书报带来给他,他再拿去给老人,他曾替老人修过推车,赠送过蔬菜与肉等生活用品。可惜的是,他访学回来就很少见到她。近四年来,他通过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资助青海及西藏的两名高中生,这件事让人觉得很快乐。他也准备资助他们读完高中,直至考上大学。
教学工作中,他拒绝做一名只传授书本知识的老师,他认为育人有时胜过传授知识本身。因此,在教学中,他一贯给学生传播正能量,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,努力学习,要敢于拼搏。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发展,他以身作则,具有奉献精神。为鼓励学生早起晨读,他通常会提前20分钟到教室。坚决反对学生上课玩手机,要求同学们上课靠前坐,这一切举措取得良好效果。2015年底他生病住院,医生要求休息,不得工作。但他依旧奔跑于学校与医院之间长达一个月之久,上完课再去输液。为鼓励同学们背单词,多年来坚持于期末在班级内部举办单词听写比赛,他出资赞助奖品,每个同学都能参与,都必须参与,大家在比赛中体会到学习乐趣。课堂的正面引导之外,他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跟学生互动,通过QQ日志,说说等载体,他经常会发表自己对教学、生活、人生态度的一些看法,引导学生思考,这收到特别好的效果。课堂之外,他利用周末、晚间给同学们开展读书会活动,17年,曾组织17英语2班召开了15次读书会,带领大家学习了《西方哲学史》、《中国哲学史》、《追风筝的人》等哲学、文学、历史、电影等作品。目前,他在外国语学院发起了读书会活动,效果良好。育人的过程,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,教师的优秀品质像风,像雨会滋润学生心田。教学中,他善于总结教学心得并且会通过网络跟学生分享,这必定能增进师生的互动与了解,构建和谐师生关系。到目前为止,他大约创作了5万字教学手札,其中1万多字收录在他散文集《天亮前醒来》之中。此外,为站稳课堂,他愿意钻研教学,思考如何吸引学生,如何提升教学效果等问题。工作以来,他教学评教一直在前列,2016年,获得校教学优秀奖一等奖,2018年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并获得省赛三等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