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常春同志简介
洪常春,外国语学院副院长。中共党员,教授,安徽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。研究方向: 翻译、跨文化交际。先后主持并参加十余项省、厅级教科研项目,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。2009年获黄山市“十佳翻译员”称号;2010年获黄山学院“教学优秀奖”; 2015年、2017年在全国外语微课大赛省赛中获二等奖;2013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;2018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;多次指导学生在各类英语竞赛中获奖。2010年赴美国西南学院访学并作为特聘教师教授“本升硕”研修班课程。2017年和2019年作为中国队技术翻译参加第44届阿布扎比、第45届喀山世界技能大赛,助力中国世赛代表队获得项目金牌,同时作为中国翻译代表在人社部表彰大会上作题为《服务世赛 做好桥梁》的主题发言,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并获人社部通报表扬。
一位“热血青年”
无偿献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,是公民发扬无私奉献、助人为乐崇高精神的表现,鲜血诚可贵,生命价更高,献出一袋热血,挽救一条生命。我们国家从1998年10月1日开始实行无偿献血,他第一次献血是2006年1月25日,拉开了他的“献血故事”序幕,从此开启了一段漫长的爱心历程。从第一次到现在,15年间他先后献血8次累计2800ML。在这8次献血过程中,最有纪念意义的有三次。第一次献血让他体验了献血的紧张。第二次是2019年9月为了救治病中的同事献血400ML。第三次是2020年3月响应政府号召为武汉新冠疫情患者献血400ML,后两次的献血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无偿献血的伟大,也让他做出了一个决定,只要身体允许,每年坚持两次献血,永远做一个“热血青年”。
他以前对于无偿献血来说一无所知,当时人们普遍对于无偿献血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,不了解,不认识。后来听医生朋友讲解,看了宣传单,对于献血知识有了一些初步的认知,得知无偿献血不仅无损健康,还对身体有益,在保证自身健康的前提下献出个人的一份爱心,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
但他本人还没有达到要鼓起勇气去献血的程度。“第一次”既是尝试,也是传承。他记得第一次献血,既紧张又兴奋。经过填表、测血压、接受询问以及在手指上采血做血型抽检等一系列的检查和化验后,符合献血标准,才第一次知道他自己是B型血。献血过后看着手里鲜红的无偿献血证,他一下子忘记了献血时的紧张和恐惧,感觉自己很伟大,用自己的热血,第一次参与了无偿献血公益活动,他感觉能够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,感到无比自豪和开心。拿到人生第一个献血证的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。
2019年8月他在喀山作为中国对的项目翻译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,得知外国语学院的同事李瑜老师不幸车祸,昏迷了26天,当时就想能为同事做点什么,回国后了解到李瑜老师手术需要输血,恰巧那段时间全市献血量偏低,血源紧张,听医生朋友说可以互助用血,家人朋友献血,凭献血证患者可以优先输血。于他是毫不犹豫地就去黄山市昱中花园献血车去献血,拿到献血证后第一时间去黄山市医院登记,注明是给李瑜老师输血使用。
2020年3月武汉新冠疫情爆发,看到黄山市政府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偿献血活动的通知,得知武汉市血液采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,血液库存严重满足不了临床用血需求,要求市民弘扬献血救人的无私奉献精神,展现社会正能量。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响应号召前往市中心血站,结果才发现距离上一次献血没有相隔六个月时间,不能献血,只能一周以后才第二次去血站终于完成了心愿。这几次献血的经历和感受使他更清楚的认识到献血是一件救死扶伤、功德无量的善事。无偿献血者既有利于身体健康,又可以净化心灵。
无偿献血虽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,但每一滴血都寄托着献血者最诚挚的爱与祝福,也是每位献血者最无私的奉献。也许,对于许多困难和疾苦,他们的付出只能算小小的一点帮助,但累积起来的大无畏,却能让爱心无私、让爱心无价,让爱无极。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,挽救不能重来的生命,他会一直坚持下去。